一、 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使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关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心里一般包括“有趣”和“志趣”两种:
当学生看到一件乐器想去摸一摸、敲一敲、吹一吹的时候他们已经对乐器产生了兴趣,这种好奇感就是一种有趣。
学生表现出来的另一种兴趣是“志趣”,是一种研究知识、驾驭世界的一种本能需要,通过培养和引导使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器乐学习就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了。
所以音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勤动手、多动脑去创造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需要教学方法来贯穿学生器乐学习的全过程。
二、 开个好头,培养聆听的好习惯
上好第一节课时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演奏一段优美而又有难度的乐曲让学生感受一下,使学生迫切的希望能早点像老师一样用乐器演奏出这支曲子。另外还要让学生多观摩,交流,分析作品,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使学生有发展的目标。
三、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除了集中上课以外,还要把教学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提供一个艺术实践的舞台,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在演出中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锻炼,使人变得大方自信,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器乐教学,教师要运用得当的方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去学习器乐,终身喜爱音乐。